2016-05-24 未知
农业部获悉,近日,农业部办公厅印发《2016年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决定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,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。农业部要求各地切实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,坚持问题导向,对小型屠宰场点、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和生猪“代宰”行为等开展集中整治,严厉打击无证屠宰、屠宰病死猪、注水或注入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。
《方案》指出,各地要围绕生猪屠宰存在的突出问题,保持对生猪屠宰违法行为高压严打态势,严查小型屠宰场点所在地、城乡结合部、交通要道周边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地等重点风险区域,盯紧小型屠宰场点、“代宰”屠宰厂(场)、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场所等重点监管目标,严厉打击私屠滥宰、屠宰环节添加“瘦肉精”、屠宰病死猪、注水或注入其他违禁物质等重点违法行为,力争在屠宰违法行为大案要案查处、屠宰行业发展政策创设、屠宰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。
《方案》要求,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扎实推进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。一是摸排清理,管控风险。深入组织开展摸底调查,系统梳理生猪屠宰环节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点,认真查找监管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。二是完善记录,落实责任。督促屠宰厂(场)落实屠宰生产记录制度,落实生猪屠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;督促“代宰”企业建立委托屠宰协议制度,健全“代宰”质量安全控制体系。三是严惩重处,打击违法。对屠宰违法线索,要深挖严查、一查到底,对查处的注水、添加“瘦肉精”、屠宰病死猪和情节严重的私屠滥宰等违法案件,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。四是常长结合,创新监管。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,强化屠宰企业日常监管。逐步推行生猪屠宰企业风险分级管理,构建屠宰监管长效机制。建立完善飞行检查制度,强化检打联动,实行痕迹化管理,健全完善屠宰监管机制。
《方案》强调,各地要充分认识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对加强屠宰行业管理、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认真抓好落实。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,强化部门联合执法,联合对重点区域、重点对象和重点违法行为开展监管执法。要强化地区间联合执法,定期开展跨地域联合执法。要建立完善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,对重大、突发屠宰环节质量安全事件要做到早发现、快反应、严处理。
整治成果
为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监管,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,农业部自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组织开展了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。专项整治期间,地方各级农牧部门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,针对生猪屠宰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,严厉打击屠宰违法行为,圆满完成整治目标,取得显着成效。
整治成果
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期间,地方各级农牧部门挖掘了一批生猪屠宰违法线索,开展生猪屠宰监督执法21.7万次,接到举报1.38万次,排查出生猪屠宰违法线索1.17万条;开展了一系列多部门联合执法,各地加强与公安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协调配合,开展联合执法1.2万次,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15起,移送其他行政机关案件160起;排查了一批违禁物质,在生猪屠宰环节监督抽检“瘦肉精”362万份,检出“瘦肉精”阳性样品141份,对检出阳性样品的屠宰企业、生猪及产品均已依法处理;关闭了一批非法屠宰场点,清理关闭不符合设立条件的生猪屠宰场点1928余个,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715个;曝光了一批违法企业,将86个严重失信生猪屠宰企业纳入“黑名单”管理,向社会公开曝光违法生猪屠宰企业116次;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,查办生猪屠宰违法案件4839个,涉嫌犯罪1100余人,罚没款近1300余万元,向社会公布生猪屠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700余起;构建了一批长效机制,各地认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好的经验和做法,着力构建生猪屠宰监管长效机制,出台(修订)地方性法规7件,出台(修改)政府规章7件,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标准120余件。
下一步,农业部将紧紧围绕生猪屠宰存在的突出问题,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,继续保持对生猪屠宰违法行为高压严打态势,严查重点风险领域,紧盯重点监管目标,严打重点违法行为,力争在大案要案查处、屠宰行业管理政策创新和屠宰监管体制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,提升屠宰行业管理能力。
(来源:农业部、人民网)
Copyright © 2015-2018 广州力智农业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39185号
网技术支持:健坤网络
地址: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枫下村枫飞路368号
邮政编码:5105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