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智新闻 | NEWS CENTER

春夏动物防疫技术要点

2016-04-19 畜牧食品局+中国农业推广

春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。做好动物防疫工作,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危害,是养殖业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;夏季高温阴雨天气间隔病菌繁殖迅速,蚊蝇大量滋生,畜禽生长受到明显影响,加之畜禽频繁调运,容易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和重大动物疫病。为保证免疫工作质量做好季节性动物防疫,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,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,需在之前的防疫工作基础上注意以下几点:

夏季,技术要点介绍如下:

1、彻底做好清洁卫生。畜禽规模场坚持做到每周彻底消毒一次,并建立消毒记录;畜禽及畜禽产品的交易市场、定点屠宰场(厂)要坚持每天消毒;同时,要认真做好畜禽及其产品运输工具的装前卸后消毒工作。消毒过程中,注意轮换用药,按照消毒程序进行科学严格消毒,切实达到消毒灭源的目的。

2、场所防蚊防蝇。蚊蝇大量滋生,会加速病原传播。夏季白天用自动捕蝇器消灭苍蝇,晚上用光触媒灭蚊器消灭蚊子,另外饲料中添加灭蝇蛆的药物或添加剂。对养殖场附近的杂草、污水及时清理,圈舍内及时处理废弃物。
3、防霉变防异味。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,无论是饲料还是排泄物以及屠宰废弃物都容易发酵,进而霉变或是产生浓烈的臭味。因此饲料一定要注意通风干燥注意防潮,排泄物、屠宰废弃物都要及时作无害化处理。

4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。对病死动物做到“五不一处理”,即:不宰杀、不食用、不销售、不转运、不丢弃、无害化处理。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。

5、保证疫苗免疫效果。夏季高温,对于低温保存的疫苗而言,无论是保存还是应用都应注意时效。凡瓶子有裂纹、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、物理形状等与说明书描述不符的疫苗不得使用。疫苗取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完毕。疫苗使用时要选择适宜的时机,一般夏季早晚气温较低时免疫效果好。

6、减少应激反应。夏季高温,动物应激现象十分明显。在饲料、饮水中应适宜添加抗应激的药物,如黄芪多糖、电解质维生素、以及清热解毒中药等。养殖场常备肾上腺素等药物,一旦发现动物出现应激症状,要及时救治。

7、控制圈舍内温度。高温会严重影响畜禽生长。可以通过圈舍通风、使用电风扇、喷雾、房屋顶加盖隔热层、安装水帘等方式给圈舍内降温。

 

春季,技术要点介绍如下:

一、合理储运和使用疫苗

疫苗储运要符合要求,严防日晒及高温。冻干苗应低温保存,湿苗应在4℃左右运输和储藏。氢氧化铝、生理盐水等稀释液及油乳剂苗不能冻结,否则将会降低或失去效力。

疫苗使用之前,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,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、失效时间、保存方法等。凡瓶子有裂纹、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、物理形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。

二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

防疫人员在进入禽畜养殖场时要严格消毒,防病传播。注射用具在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,防止人为感染事件发生。免疫注射时尽量做到一畜一个针头,家禽一户一个针头,以防交叉感染。

三、规范注射操作方法疫苗要现用现配,配制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,注射部位准确,使用前应充分摇匀,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完毕,已稀释或打开的疫苗必须3小时内用完。避免阳光直射、高温、冰冻等环境,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。如注射时间过长(超过3小时以上),最好将疫苗放在4℃冰箱内暂时贮存。注射疫苗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剂量,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。口蹄疫等油剂疫苗要深部肌肉注射,以免逸出疫苗和发生感染。动物免疫前后至少4天不要使用抗病毒药、干扰素和抗生素,以免影响免疫效果。注射时认真观察,并备有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,一旦发现接种动物过敏,要及时救治。

四、做好记录佩戴标识

要规范建立免疫档案,做好疫苗免疫记录。记录内容包括动物的品种、年龄,疫苗的来源、批次,接种时间等。猪、牛和羊在免疫后要及时按照规定佩戴二维码标识,在开展了免疫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地区,防疫人员要及时录入和上传防疫信息,实现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。

( 收集整理文章,来源:中国农业推广网+畜牧食品局))


Copyright © 2015-2018 广州力智农业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39185号 
网技术支持:健坤网络
地址: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枫下村枫飞路368号
邮政编码:510555

erweima